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好书推荐之《追风筝的人》

发布日期:2020-01-08   阅读:[]

图片1.png


书名:追风筝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时间:2006.05

索取号:I712.4/1392

典藏:外借库二楼



作品简介


图片2.png


《追风筝的人》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长篇英文小说,该书以史诗般的历史景观和荡气回肠的人性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世界各地亿万读者心。

小说自2003年出版以来,连续两年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法国读书会2006年度首选书,法国《ELLE》杂志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奖,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书。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已经被翻译成42种语言。

2007年被导演马克·福斯特拍成同名电影,影片获得80届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2018年12月21日,《追风筝的人》入选“40年·25部影响力外译作品”书单。


作者简介


图片3.png


卡勒德·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斯坦首都喀布尔市,后随父亲移居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

《追风筝的人》是他的处女作,小说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故事情节感人,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好评,并获得各项新人奖,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另著有《灿烂千阳》、《群山回唱》两部小说。

从《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到《群山回唱》,胡赛尼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战乱之中。为世人揭开了阿富汗神秘的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身负重压、苦难深重的底层民众,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渴望。

2006年,因其作品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他在受奖词中说到:“在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而他“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

当有记者问到:“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小说被全球众多读者追捧的?”他回答说:“因为我的小说是非常接近人本身的,友谊、背叛、赎罪、爱情,这些东西不只在阿富汗发生,也在世界所有的角落,所有人的生活中日日上演。”


内容梗概


图片4.png


《追风筝的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移居美国的阿富汗男孩的童年往事,以及他对儿时所犯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

阿米尔出生在阿富汗喀布尔市的一个殷实家庭,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地毯商;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两人情同手足,经常一起游戏。

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线;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在阿富汗,被切断线而落下的风筝,最终归追到它的人所有。

爸爸很爱这两个孩子,但嫌阿米尔过于怯懦,因为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

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然而,他揭破了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人物介绍

阿米尔&哈桑

出于孩童的自私,阿米尔想拥有父亲全部的爱,父亲对哈桑的温情令他心生嫉妒。心态失衡且性格懦弱的阿米尔用不光彩的手段陷害了哈桑一家,导致他们流浪异乡。阿富汗战争爆发后,阿米尔被迫随家人逃往美国。

多年以后,熟知内情的合伙人,在临终前鼓励阿米尔回阿富汗寻找哈桑,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平复自己多年的负罪感。


QQ图片20190903202138.jpg


哈桑将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一生的真实写照,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忠诚表白,为了阿米尔,哈桑愿意做千千万万的事情。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善良,与民族、宗教和等级无关,他勤劳勇敢、忠诚正直。


精彩选读


QQ图片20190903202157.jpg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今年夏季的某天,朋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电话,要我回去探望他。我站在厨房里,听筒贴在耳朵上,我知道电话线连着的,并不只是拉辛汗,还有我过去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挂了电话,我离开家门,到金门公园北边的斯普瑞柯湖边散步。

晌午的骄阳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十艘轻舟在和风的吹拂中漂行。我抬起头,望见两只红色的风筝,带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它们舞动着,飞越公园西边的树林,飞越风车,并排飘浮着,如同一双眼睛俯视着旧金山,这个我现在当成家园的城市。

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



QQ图片20190903202204.jpg


我在公园里柳树下的长凳坐下,想着拉辛汗在电话中说的那些事情,再三思量。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抬眼看看那比翼齐飞的风筝。我忆起哈桑。我缅怀爸爸。我想到阿里。我思念喀布尔。我想起曾经的生活,想起1975年那个改变了一切的冬天。那造就了今天的我。

小时候,爸爸的房子有条车道,边上种着白杨树,哈桑和我经常爬上去,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把阳光反照进邻居家里,惹得他们很恼火。在那高高的枝桠上,我们相对而坐,没穿鞋子的脚丫晃来荡去,裤兜里满是桑椹干和胡桃。我们换着玩那破镜子,边吃桑椹干,边用它们扔对方,忽而吃吃逗乐,忽而开怀大笑。

依然能记得哈桑坐在树上的样子,阳光穿过叶子,照着他那浑圆的脸庞。他的脸很像木头刻成的中国娃娃,鼻子大而扁平,双眼眯斜如同竹叶,在不同光线下会显现出金色、绿色,甚至是宝石蓝。

我依然能看到他长得较低的小耳朵,还有突出的下巴,肉乎乎的,看起来像是一团后来才加上去的附属物。他的嘴唇从中间裂开,这兴许是那个制作中国娃娃的工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又或者只是由于他的疲倦和心不在焉。



QQ图片20190903202145.jpg


有时在树上我还会怂恿哈桑,让他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家那独眼的德国牧羊犬。哈桑从无此想法,但若是我要求他,真的要求他,他不会拒绝。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弹弓在他手中可是致命的武器。

哈桑的父亲阿里常常逮到我们,像他那样和蔼的人,也被我们气得要疯了。他会张开手指,将我们从树上摇下来。他会将镜子拿走,并告诉我们,他的妈妈说魔鬼也用镜子,用它们照那些穆斯林信徒,让他们分心。“他这么做的时候会哈哈大笑。”他总是加上这么一句,并对他的儿子怒目相向。“是的,爸爸。”哈桑会咕哝着,低头看自己的双脚。但他从不告发我,从来不提镜子、用胡桃射狗其实都是我的鬼主意。


经典语录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我回到了故国,却发现自己就像旅客。

在阿富汗,有很多儿童,却没有童年。

可是人就是这样,总会活在某个时限内,那里的世界也许是几年之后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但这又是我们无法突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遍体鳞伤还是会义无反顾,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图片8.png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

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的缓慢前进。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图片9.png


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它。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他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生命如同火车,请上车!

曾经那个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筝的人已经逝去,人生失去了就不会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到放风筝的那一刻,问问我们自己是否真的珍惜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图片13.png


相关荐读


图片16.png图片17.png



《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与所有的失落。这是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索取号:I712.4/1370  典藏:外借库二楼


《群山回唱》,关于背叛、流亡、自我牺牲和亲情力量的传奇。感受阿富汗的苦难与绝望,还有不知所为何来的甘甜与自由。索取号:I712.4/1190  典藏:外借库二楼



图片15.png


责编:潘有娣      校对:朱丽霞      图片来源:网络      审核:胡浪

上一条:好书推荐之《文化苦旅》
下一条:好书推荐之《肖申克的救赎》

关闭

版权所有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地址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
电话 : 0751-650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