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经典进校园,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我馆将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以“经典传承,美文共赏”为主题,在“松山书楼”开展“经典好书推荐——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本活动将每周向读者推荐一本馆藏经典图书,以引导读者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激发读者阅读经典图书的热情,让广大读者在博览群书中涵养心灵、浸润思想、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在阅读经典中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的时代价值。
本次活动预期推送经典好书二十期,书目如下:
第一期:《唐诗三百首》
第二期:《尚书》
第三期:《诗经》
第四期:《左传》
第五期:《论语》
第六期:《战国策》
第七期:《楚辞》
第八期:《汉书》
第九期:《乐府诗集》
第十期:《世说新语》
第十一期:《文心雕龙》
第十二期:《宋词三百首》
第十三期:《资治通鉴》
第十四期:《西厢记》
第十五期:《三国演义》
第十六期:《水浒传》
第十七期:《西游记》
第十八期:《牡丹亭》
第十九期:《儒林外史》
第二十期:《红楼梦》
第一期《唐诗三百首》
[清] 蘅塘退士 编选
陆明 校注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16.11
索书号:I222/55
典藏地点:二楼外借书库
【开篇语】
中国文化中,文字是根,成语是枝,诗词是树。无根固然不会有枝有花,但如没有树,根和枝又有何用?字、词只能是构件,只有诗词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诗词拥有绝美的表现力;诗词有隐约之美;诗词有结构之美;诗词有多重功能;诗词有声韵之美。集诸美于一身的诗词,永远是中华文化耀眼星空中最亮的星星。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教授。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内容简介】
《唐诗三百首》选编了乐府诗、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共三百多首。
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名篇选读】
01《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力量,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共尊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并称为“李杜”。
【诗歌赏析】
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02.《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才学,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诗歌赏析】
这首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体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从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03.《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年),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开元九年进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擅长山水田园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家闲逸的诗。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诗的开头四句描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句写农夫闲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全诗在内容上中心就在“归”字上,写景抒情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地揭示了主题。诗人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与灵魂,“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04.《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人简介】
李商隐(813-858年) 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又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他善于用丰富奇特的想象、精密华丽的文辞,朦胧隐约的意象来表现深曲的情致。他这种“寄托深而措辞婉”的风格对晚唐的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李商隐的诗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很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均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歌赏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全诗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05.《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人简介】
张九龄(678—740年),字子寿,唐朝韶州曲江人,世称“张曲江”。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朝开元年间宰相,诗人,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有《曲江集》。
【诗歌赏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0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人简介】
岑参(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人。唐玄宗天宝三载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诗歌赏析】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责编:潘有娣 校对:朱丽霞 审核:胡 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