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有福读书,可慰平生。
行于天地,再遇自己,
情真自有欢喜。
别着急,路慢慢走,
别较真,都不是事。
一生中的寻寻觅觅,
可闲敲棋子落灯花。
一世里的忙忙碌碌,
亦可坐看云卷云舒。
心安即是归处,
当下即是生活。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愿你历经沧桑,
永葆青春模样!
书名:心安即是归处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索书号:I267/6783
典藏:曲江流通、浈江流通
内容简介
《心安即是归处》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作品集,记录了他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感悟和思考,阐释了他的生命智慧。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有福读书,可慰平生”、“纵浪大化,不忧不惧”、“行于天地,再遇自己”、“当下即是生活”、“灵魂独立,不畏孤寂”、“生如夏花,死如秋叶”和“我的人生信条:真实”,涵盖了人生、读书、心境、旅行、自我、生活、灵魂、生死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季羡林,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翻译家等,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通透、朴实、纯粹、平淡,一生不为外物所扰,遵从己心,寂寞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他的世界并不孤独,因心有归处,而淡定从容;因无畏无惧,而潇洒自由。
精彩书摘
《人生》
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定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下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释伽牟尼。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辈凡人……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三论人生》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
《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只是一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绝非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
“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开卷有益》
什么人需要读书呢?在将来人类共同进入大同之域时,人人都一定要而且肯读书的,以此为乐,而不以此为苦。读什么样的书呢?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读,这不在话下。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抛弃。

《藏书与读书》
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有极大一部分是通过书籍传流下来的。到了今天,我们全体炎黄子孙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回避不掉的。我们必须认真继承这个世界上比较突出的优秀传统,要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无愧于先民,下造福于子孙万代。
《不完满才是人生》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缘分与命运》
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和。
《听雨(二)》
悠然抬头:看到窗外,浓绿一片,雨丝像玉帘一般,在这一片浓绿中画上了线。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摇曳丝丝烟,几疑置身非人间。
《做人与处世》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谦虚与虚伪》
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推荐理由
《心安即是归处》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的60余篇经典散文,字字珠玑,从读书、处世、旅行、当下、孤独、生死、真实的角度,以质朴的文字传达了“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的理念。
这本书之所以值得推荐,首先在于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智慧和散文作品的价值。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这些哲理通过生活的经历和智慧得出,具有启发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此外,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朴素而深情,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雕琢,却在平实中见真情,显示出他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对于那些在生活中感到困扰、渴望平静心态面对挑战的读者,《心安即是归处》提供了宝贵的内心平静和应对生活挑战的方法。书中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认为真正的安全感源自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而非外界的物质或地位。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学会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珍惜当下,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责编/朱丽霞 校对/潘有娣 审核/童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