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好书推荐之《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发布日期:2025-04-01   阅读:[]

 

 

请停一停匆忙的脚步,

回头看看——

爱人的眼眸是否依然明亮,

山间的野花是否如期绽放。

 

每个相遇都是倒数的时光,

用尽所有热爱去珍藏。

你看路边那陌生的脸庞,

或许是某人梦中的念想。

 

父母在时,人生尚有归航,

陪伴才是爱的回响。

别把等待熬成遗憾的汤,

一念既起就此刻启航。

 

向云端出发时请带上,

最大的平静应对无常。

在烟火岁月里好好生长,

像四季馈赠的礼物那样。

 

年轻时总说来日方长,

如今才懂——

真心和时光同样无价,

趁风正轻,趁花未凉。

  

 

 书名:生活来来往往,别等来日方长

作者:史铁生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索书号:I266/735

典藏:曲江流通、浈江流通、莲花流通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记录日常生活中爱意与温暖、趣味与美好的名家散文集子。史铁生、季羡林、丰子恺、梁实秋、沈从文、老舍、梁启超、鲁迅、许广平等二十几位知名作家联手献作,共情中悄然化解人间种种遗憾,引领读者走向各自内心的种种美好,重新爱上这美丽至极的世界。    

全书分为七大主题,简短文字、日常生活、自然风景,却在种种情感流露的细节处,让人泪流满面,掩卷长思:人生的脚步不能走得太匆忙,一定要记得多回头看一看我们的爱人、亲人、朋友,还有可爱的日月山川,看他们是否安好,因为他们将是我们心灵的休憩之所。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其实有太多的遗憾来不及收场。生活总是来来往往,千万别等来日方长。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季羡林,北京大学终身教授,留下“三辞桂冠”的佳话,精通12种语言,通晓14门学科,在梵语、吐蕃语等研究领域的造诣少有人企及;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翻译家等,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通透、朴实、纯粹、平淡,却也不失任性。季老一生顺应本心,不为外物所扰,愿这份自在和坚持,分给每一位同路人:活得坦荡、清醒、自在。

 

 

他通透、朴实、纯粹、平淡,一生不为外物所扰,遵从己心,寂寞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他的世界并不孤独,因心有归处,而淡定从容;因无畏无惧,而潇洒自由。

 

精彩书摘

对于人,什么最可爱呢?是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欢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只与生活关联。我们向往的生活,不过就是一方小院,父母在旁,妻儿在侧,美食在锅,好友想念,不问明天。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了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史铁生《想念地坛》

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朱自清《冬天》

 

我昨天遇到一个人,感觉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来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这样。我们心里珍视的东西都是有重量的,带着这份重量前行的人总是幸福的。

 

 

 

对了,我记得她的眼。这对眼睛替我看守着爱情。当我忙得忘了许多事,甚至于忘了她,这两只眼会忽然在一朵云中,或一注水里,或一瓣花上,或一线光中,轻轻的一闪,像归燕的翅儿,只需一闪,我便感到无限的春光。

——老舍《无题(因为没有故事)》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来看我,嘴边绽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见礼,我肃客入座,他欣然就席。……二人默对,不交一语,壁上的时针的答的答的声音特别响。……现在想找真正懂得沉默的朋友,也不容易了。

——梁实秋《沉默》

 

我们忙着工作,忙着生活,却唯独忽略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忙的忘了自己已成为爸爸妈妈。孝别等,爱别迟,来日并不方长,常回家看看,趁父母还在,孩子还小!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是安定的。

——老舍《我的母亲》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能与他再相见!

——朱自清《背影》

 

  

把手放在你的手里,说一点又旧又暖的事,模糊断续,像老唱片。有时候,说着就睡着了。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然而也不喜欢托人带出去,我就将信藏在衣袋内,说是散步,慢慢的走出去,明知道这绝不是什么秘密事,但自然而然的好像觉得含有什么秘密性似的。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六则)》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林觉民《与妻书》

 

后来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告别是悄无生息的,原来某天的相见,竟是最后一面。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这世间有太多遗憾来不及收场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我怕肥皂水流到眼里,我怕痒,总是躲躲闪闪,总是格格的笑个不住,母亲没有功夫和我们纠缠,随手一巴掌打在身上,边洗边打边笑。……如今想想,一个人能有多少时间可以偎在母亲身旁?

——梁实秋《想我的母亲》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你看,这个世界美好至极。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能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心里的那股释怀和淡然,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滴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倒,一会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许地山《春的林野》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向云端:那是最初的自己;山那边:那是勇敢的自己;海里面:那是自由的自己;日落间:那是生活的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人生就已经赢了一大半。其余的其余,老天自有安排。

 

 

 

云南因云而得名。……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沈从文《云南看云》

无论那一季,登景山,最合宜的时间是在清早或下午三点以后。晴天,眼界可以望到天涯底朦胧处;雨天,可以赏雨脚底长度和电光底迅射;雪天,可以令人咀嚼着无色界底滋味。

——许地山《上景山》

推荐理由

史铁生关于“最幸福”的定义:“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面前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的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

《生活来来往往,别等来日方长》是一本温柔而有力的生活启示录,它用细腻的笔触提醒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往往藏在平凡的瞬间里,而非遥不可及的远方。作者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戳破现代人“等以后再说”的拖延假象,教会读者在忙碌中停下脚步,珍视眼前人、感受当下事——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早餐热气、家人欲言又止的对话、路边突然绽放的花,才是构成生命的真正意义。

这本书特别适合在快节奏中感到疲惫的都市人,它像一位清醒的朋友,轻轻拉住你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当你合上最后一页,会发现心底涌起一种温柔的勇气:不再把生活抵押给虚无的"将来",而是学会在流动的日常里,打捞属于自己的永恒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朱丽霞 校对/潘有娣 审核/童文兵

上一条:4.23世界读书日‖馆员荐书 你我共读
下一条:好书推荐之《心安即是归处》

关闭

版权所有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地址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南华
电话 : 0751-6501798